- A-
- A+
刊载信息 : 张品良 付昱 《<调查工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论之源》,《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3期,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内容摘要
作为一种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新闻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首先是一种思想理论形态的“中国化”。苏区创建时期,毛泽东在与党内教条主义斗争及深入乡村寻乌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调查工作》一文,他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思想,要求党和红军必须在深入调查、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本文认为,《调查工作》一文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起始语境,它在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
《调查工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理论溯源
1930 年 5 月,毛泽东在赣南进行了著名的寻乌调查,这是他从事调查研究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调查之一,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调查工作》一文。同年 8 月,中共闽西特委将《调查工作》编印成册,供苏区军民学习,后因敌人多次“围剿”而遗失。1957 年 2 月,福建上杭县农民赖茂基把自己珍藏了27 年的一本《调查工作》献出。1964 年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出版发行时,毛泽东将其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写作的出发点是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为党和红军工作提供科学方法论,并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尽管这篇文章不是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专论,但文章全面深刻地阐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实事求是的理念,首次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因此,《调查工作》可视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思想索引之作。
一、《调查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理论之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阐述无产阶级新闻思想时,就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国情、不同文化而发展融合,需要后继者不断传承与创新,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不断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研究,我国学者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长期以来,在我国新闻界对《调查工作》这篇文章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没有将毛泽东《调查工作》一文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及其源流来探究。在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期间,我国有众多学者回顾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发展历史,产出众多代表性文章,诸如郑保卫《论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百年发展历史进程》(2021)、黄瑚《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性贡献》(2021)、邓绍根《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2021)、季为民《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百年发展脉络与演进逻辑》(2021)等。这些论文均未对毛泽东的《调查工作》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思想进行分析。尤其是研究中共新闻思想史或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代表作,诸如郑保卫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2004)和刘见初的《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2010)等,也没有将《调查工作》作为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著作展开深入论述。
何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观”即“思想”“观念”,属于理性认识,依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主观反映客观的原理,“观”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最终抽象为理论形态。“新闻观”是关于新闻现象、新闻活动规律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新闻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实践跟进。我们党历来倡导坚持“思想先行”,只有在正确新闻思想的指引下,才会有正确新闻宣传实践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传入我国后,必然生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旨向,且会由不自觉逐步走向自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具体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后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信息传播、宣传、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党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等等的论述”。所谓“中国化”,是指要以中国的国情为研究对象,在学习历史遗产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外国先进的思想学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理论创新,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理论,用以指导与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以此推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是指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简称“两个结合”),并将党的新闻历史实践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创新过程,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体系。可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是一种理性层面的概念范畴,其中的关键词是“中国化”,其意为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领导下新闻事业的行动指南。然而,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又区别于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它是由中国国情所促成的特殊传播语境,它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简单照抄照搬,而是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是说,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原著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是要在“两个结合”中用中国的新闻宣传方式来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价值;同时,又将中国新闻的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形态,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不能仅停留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原理的结论上,而是要结合中国新闻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正是毛泽东在《调查工作》一文中提出的核心思想,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正确的、能够真正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在新闻宣传领域就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3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英雄文化记忆的媒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1BXW0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
张品良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付 昱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