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近日,《人民日报》进行系列报道,四问校外培训,以剖析乱象背后的原因,探讨行业健康发展之道。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打着教育旗号损害群众利益;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师资质量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却广告满天飞,制造和传播焦虑;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盲目扩张,经营困难,导致出现退费难等问题,使家长蒙受巨大损失。种种乱象必须予以坚决治理,以维护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权益,营造良好的基础教育生态。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重在规范培训内容,通过完善教育备案制度,强化过程监管等举措,对超纲、超前教学行为坚决说“不”。要创新监管方式,如针对退费难问题,可以要求机构严格执行预付费制度,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以上的学费,同时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监管,通过设立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费资金专户,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等加以化解。总而言之,要通过完备的监管,避免校外培训机构成为教育教学秩序的搅局者和破坏者。
校外培训需求旺盛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多数家庭变得相对富裕,尤其是中产阶层群体的扩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不惜成本投入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是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另一方面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因此不少家长们把目光转向了校外。说到底,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所反映的是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高需求。
因此,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不能“一关了之”,在规范校外培训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课堂教学要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的作用。要加快课程改革探索,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要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导向,努力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以更好满足家长的需求。在解决资金、师资等问题的基础上,让学校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兴趣活动的场所。现实来看,只有办好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确保育人水平,才能更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也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家长的育人观念也要升级。分数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第一名只有一个,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终究是少数。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成长目标,因材施教,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盲目跟风、不过度攀比,唯此才能走出焦虑误区,让孩子快乐成长。
(作者系本报记者)
作者:杨三喜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25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