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正文
对我高考有帮助的那本书

2021/06/08 13: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分数论书籍的价值,着实肤浅了些,激发出对于某一学科,乃至大千世界苍茫万物的由衷热爱,才是受益一生的宝藏。

可爱的书店,点亮我的高三

《查令十字街84号》对我形成了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它仿佛召唤我,在远方,有一些新的生活可能性。

在我高考前,家乡小城的书店,主要由教辅书、童书、文学名著、实用型书籍构成。那时候复习紧张,偶尔被允许上网冲浪一小时,看到有意思的文章或小说,我会偷偷打印出来,藏在床底下,晚自习回来阅读。

高三寒假时,去北京上大学的姐姐回家过年,行李箱里塞着好几本书。我蹦过去一阵翻阅,其中一本书名字吸引了我,叫《查令十字街84号》,感觉是一个有故事的门牌号,可能会给我讲一个特别的故事。

那一晚,窝在房间里假装复习的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我被迷住了,那些看似简单的书信往来,却拼接成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时空。嗜书如命的美国纽约女作家,温暖绅士的英国伦敦书店经理,透过一封封跨越万里的书信进行精神交流。

20年间,海莲一直通过邮寄的方式,在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购书,保持着与书店的弗兰克及其他店员的通信来往。除了书,海莲还会给遥远的异国书店朋友寄食物——为这段纸上书缘增添了几分俏皮轻松的色彩。

海莲最终没能见到弗兰克,而后来这间旧书店也不复存在。书信背后,两人绵延20年的情缘和遗憾令我动容。一生最笃定最丰富的时光,都在泛黄的信纸和书页上闪耀。

我记得,读完《查令十字街84号》的第二天,我就跑去和姐姐分享了难以言表的激动之情。我先问姐姐,为什么老家城市没有这样可爱美好的小书店?姐姐说,这类颇有人情味的民营书店,其实在大城市很常见——一些性格很有趣、学识广博的店主,会在熙熙攘攘的街角开一家书店,分享他的阅读品位与志趣。

姐姐讲起了她在北京、上海逛过的小书店,说有些店主也许看起来很低调,戴着黑框眼镜,坐在柜台后面,或者在店里闲逛翻书。在你面对两本书犹豫不决时,会淡淡地给一句建议,他看似不经意的三言两语,中肯而贴切。若你鼓起勇气和店主多聊几句,没准会惊讶得叫出来:原来他还是一位诗人、作家!

中学时代,我们都曾在时间的缝隙里,阅读与考试无关的“闲书”,《查令十字街84号》对我形成了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我陷入奇异的磁场。它不仅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更是召唤我,在远方,有一些新的生活可能性。

高三下学期开学,同学们下课坐在一起闲聊高考想去的理想城市,我说,我就想去拥有类似“查令十字街84号”这种书店的城市,看一下午书,有灵感了,就在咖啡区码上一万两千字,直至天黑。书店打烊了,我踩着暖黄的路灯光走回学校。

同学们都说我这个念头好文艺好浪漫。但我觉得,《查令十字街84号》无意间抚慰和启发了我那段时间略感焦躁窒闷的内心。

老家小城的家长们,对所谓理想人生和漂亮职业的规划,是贯穿于他们对高考生的日常嘱托中的。比如班里那个很擅长艺术创作的女生,明明绘画天赋极高,然而家长还是要求她断了做“艺术生”的念头,要选“保证毕业,工作体面”的高校和城市。

而我内心,也会涌动着和家长要求格格不入的“叛逆”情绪:为什么我们必须早早确定以后一定要干什么?为什么我们才高三,就要接受不感兴趣的规划路径呢?

读完《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颇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思维,弗兰克对她投以的温情和信任,都让我更笃定地思考:从高考结束起,我就要按志趣的召唤生活,而不是始终“被安排”。

时间和阅历会改变和塑造一个人的心性,或许,高考只是一次把我们“推出去”的契机而已。未来,我们会走遍千山万水,看见一束打动自己的光,遇见相似的灵魂。

后来,我如愿考上了心仪大学的理想专业,去了一座有很多可爱书店的城市。

距离大学最近的一家民营书店,是我最常去看书、自习和发呆的地方。那家店有一排长长的落地窗,很贴心地放了好几把软垫椅子,我周末坐在那里,半天能看完一本书。

因为常去,我和书店经理熟了,相处如朋友一般。每次,他一见我进门,微笑点点头,然后顺手抽出一两本自认为最近值得看的书。冬夜去,他还会沏壶茶,一杯一杯端给店内读者们喝,或者邀请大家一起坐咖啡区,观看投影电影。

这不就是《查令十字街84号》中海莲和弗兰克在“平行时空”的相遇的画面吗!幸运如我,在这本书的指引下,得到了书中没写到的、更美好的那一种可能性。(河樱)

你得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本

一本好书,就像一剂“疫苗”,当你的思想接受了它,就会避免遭遇其它有毒想法的危害,这剂“疫苗”终生都会发生效用。

作为一名评论员,每年高考季,都会有媒体约写高考作文。这是件颇有仪式感的事情:当考生们坐在考场里的时候,我也早早地洗漱完毕,静候于电脑前,等待编辑发来作文题目,然后用几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任务——这样的事情,已经持续了近20年。

算起来,1993年应该是我参加高考的年份,但那个时候,我已经在社会这所“大学”摸爬滚打了数年。工作不停地更换,唯一没有间断的就是阅读。那时主要的阅读内容,是县城图书馆阅览室陈列的各种报纸副刊与文学期刊,这些读物不用花钱买。需要花钱买的读物,是报刊亭每月都会到货的诗歌与散文杂志,大约有四五种之多,但受资金限制,每个月只能买其中的一本,至多两本。

现在想来,我的年轻时代,在阅读方面,纯文学是主流。主流之外的“支流”,十分庞杂,多是来自旧书摊、废品收购站。在内容上,也多是武侠、言情小说,有一小部分是从香港当作废品购进的娱乐期刊……想一想,其实那会儿的阅读体验与经验,多多少少都延续进了我后来的工作当中,包括现在对娱乐业的观察与评论,或也是受早年阅读香港娱乐杂志的影响,真是蛮有意思。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一直认为是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曾读过4遍,我认识的一位县城朋友更厉害,完整地读过7遍。记得前几年有家出版社组稿,邀请40名写作者撰写“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有七八位报了《平凡的世界》,后来不得不商量,有的人另作它选,很幸运,最后我还是选了这本写的。在《平凡的世界》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后,一些网友认为它的价值观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不觉得,因为当年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只有坚持与努力,强大与坚韧等“营养成分”,没有其它杂质。

最近检阅自己并不复杂的阅读史,记忆深处闪电一样,闪现出了一本书的名字,《叔本华论人生得失》。那本书的封面,已经被翻得卷了皮,握在手里,也软塌塌的,但书中的观点,却把一名年轻人的黑夜,照射得亮若白昼。

“每个人都被禁锢在他自己的意识局限之中”“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只有长期的痛楚才会成为过分巨大的痛苦”……用现在的标准来看,叔本华的确是有些“丧”的,但对当时的我而言,与其说“丧”,不如说他很直接地告诉了我人生与生命的一些真相。并且,他给的答案具有万能性,年轻时每每想不通某些问题、看不透某些现象,只要脑海里闪现出他说过的句子,就会释然。

因为叔本华,有段时间爱上了阅读哲学书。后期虽然读过不少,也时常被那些优秀的人类大脑所震撼,但真正作用于我身上的,恐怕还是叔本华最早带来的哲学启蒙。所以说,改变一个人,阅读很多书固然重要,但有时候,遇到一本对的书,也是可以的。一本好书,就像一剂“疫苗”那样,当你的思想接受了它,就会避免遭遇其它有毒想法的危害,这剂“疫苗”,终生都会发生效用。

现在每当遇到年轻人询问读什么书才好,我必然会向他们推荐阅读哲学书,不管出版时间,不管作者是谁,只要读,就是好的。一个人的成长,怎么可能离得开哲学书的启迪,一个人的思想,怎么可以没有思辨性的存在……

当然,对于志向不在于此,或者说并不打算从哲学中获得太多的人来说,沉浸于思想的海洋也意义不大。但前提是,你得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本书,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那套理论,能够实现精神自洽——达到这个标准之后,此类书就可以不必读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别的方面的追求。

一本书,就像一位挚友,它可以陪伴你许久。在你欢欣时,让你的喜悦加倍;在你痛苦时,给你力量与安慰。这位挚友,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名忠实的守护者。有了它,在艰难的时刻,也许你会减少恐惧,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只是,这样的挚友不会主动出现在你生命里,你得带着点虔诚去寻找它。(韩浩月)

地理满分:《中国国家地理》给我的“附赠品”

在暗无天日的高中生活里,它是爸妈担忧“看闲书浪费时间”时,可以理直气壮翻阅的书籍,也成为灰白色试卷堆里难得的色彩。

高中时代,为着“高考”这一几乎是亘古不变的目标,课外读物的选择多少带着些“功利”色彩:《看天下》等杂志的时评,可以帮助我积累时政热点;熟读唐诗宋词几百首,凭借“语感”,诗歌鉴赏部分多得几分;就连读四大名著,也在紧踩“名著阅读模块”的要点。

谈及这个话题,我总会想起房间书架上的《中国国家地理》,高中三年购买的普刊和特刊加在一起30余本,浩浩荡荡摆了整排。《中国国家地理》也是一本“功利性”读物——据说高考命题老师十分喜欢拿其中的材料出题,但我最初翻开它的动机一点儿也不“功利”,甚至有些偶然。

记得还是在高一,学校开放了尘封许久的图书馆,向来喜欢读书的我一头扎进了那个有着沉沉油墨味的地方,挑了几本符合我口味的书。准备离开时,我偶然瞟到一本封面是雪山的全彩大书,上面印着“中国国家地理”6个字。作为南方小孩,我对雪怀着一种天然的憧憬和好奇,情不自禁地把这本漂亮的画册揣进口袋。

当时的我对于地理的兴致远没有对雪山本身要高。地理给我的印象,是中考价值25分的闭卷试题。也是很多个昏昏欲睡的下午,头发花白的地理老师端着课本,让我们一字一句画重点,强调要记牢背熟。但我似乎从小就在背诵上缺乏天赋,每每提及国内省份简称、五纵三横的铁路线、各国首都名字,我都倍感头疼,对地理这一学科没什么好感,中考地理也只堪堪考了个刚过及格线的16分。

出于好奇,我翻开《中国国家地理》,突然发现,地理不仅仅意味着白纸黑字的考试题、老师枯燥的陈述、地图册上记不住的省份图案,而是一种美,一种直观狂野、又蕴藏着奇妙规律的美。

那个年代,作为高中生的我并不能常常看电视和上网,《中国国家地理》给我打开了看世界的新视角。祖国的大好山河风景各异,但景观如何形成、为何只在此地形成、自然风貌和当地的文化底蕴又有着怎样神奇的勾连,成为更令人好奇和着迷的事,而这本书恰恰解答了我的疑惑。《中国国家地理》时常以颠覆常识的主题吸引读者目光,摄影图配文通常以第一人称讲述,读来仿佛自身也置入其中。浮光掠影之间,文化背景和地理知识随着山河风貌一一流淌。

似乎是从那时起,图书馆每周增添的《中国国家地理》成为我的心头挚爱。绚烂的星空、交错的河流、苍茫的雪山在摄影师镜头下展现出令人惊艳的美,地理课本上错综复杂的地形图和太阳运行轨迹也染上了无穷的魅力,令我萌发要深入探究的念头。当大家为着高一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头疼时,我却沉迷推演过程,后续选文科也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学校图书馆借阅时间有限,只能囫囵吞枣地浏览一遍就匆匆交还。于是我旁敲侧击地暗示爸妈,这本书上有许多高考考点,值得长期订阅,认真研读。如今,我说不清《中国国家地理》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只记得在暗无天日的高中生活里,它是爸妈担忧“看闲书浪费时间”时,可以理直气壮翻阅的书籍,也成为灰白色试卷堆里难得的色彩。

其实,那些“考点”,与《中国国家地理》的呈现相距甚远。杂志总呈现摄人心魂的风景,而高考地理则是将绚丽景色抽离,回归到本质抽象的点线面分析。想通过看杂志押中考点,难度有些大,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地理的兴趣和了解程度、知识面的拓宽,却是实实在在获得了提高。

高考结束后,我去云南毕业旅行,趴在大巴车上望着远处的梯田,脑海中情不自禁冒出的,是已在课堂和杂志上了然于胸的知识:梯田果然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高原真的会通过地膜覆盖,维持农作物生长……行万里路时,读万卷书的价值充分显现。

最终高考成绩出来,我的文综地理选择题拿了满分,算是没有愧对书架上一整排《中国国家地理》。以分数论书籍的价值,着实肤浅了些,但却是书籍带来的美好“附赠品”。或许阅读的本质目的,正在于激发人们探索世界的好奇与兴趣,让人在获得知识满足感的同时,生发出对于某一学科,乃至大千世界苍茫万物的由衷热爱,才是受益一生的宝藏。(加利)

我的梦想不是一包落水的货物

在看到令人失望的成绩后,我总是安慰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然后在第二天重复前一天的程序。就像斯嘉丽一样,每每遇到问题,这个倔强的女人便回到十二橡树……

“所有随风而逝的都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

北京的雨季来得突然,频繁收到大风黄色预警的我坐在寝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求职简历发呆。投出的简历似乎被大风吞没,一瞬间便没了踪影。深夜躺在床上,第三次看完了《飘》。望着窗外被风吹得影影绰绰的校园,想起了高三的自己。

那时的我保持着不错的总成绩,能在擅长的学科考取很高的名次,但对不擅长的学科却往往放任自流:数学试卷的最后几题空着,我总是不假思索便抄起了同桌的答案;在看到令人失望的成绩后,总是自我安慰“Tomorrow is Another Day”,然后在第二天重复前一天的程序。就像斯嘉丽一样,每每遇到问题,这个倔强的女人便启程回到十二橡树,以为回到那片没有机器没有大工业的红土地,一切都会出现转机……

现在人们提倡延迟满足,那时的我却是一个需要即时满足的人:“今天没有心情,就不做题了吧”“这么难,放一放再说吧”,以至于满足的箭头逐渐滑向了懒惰和不思进取的那端。我常常望着桌上贴着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徽发呆,那是我的“梦校”,总是幻想着几个月后,自己斩获出乎意料的高分,在大学里享受众星捧月的快感……沉溺在兴奋和臆想中,我觉得攻克数学题太麻烦了,满足和结果来得太慢,延迟满足更是难以忍受。

然而,几次模考失利后的深夜,躺在地板上哭得满脸是泪的我再次翻开了《飘》。“落水后的货物是难以打捞上来的,即使打捞上来,也往往损坏得面目全非,无法恢复原状了。恐怕等我认为有能力把我扔掉的体面、纯洁与宽厚打捞上来的时候,我会发现它们已经在海里起了很大变化,但我想没有变得充实,变得新奇。”斯嘉丽觉得挣了足够的钱再捡起丢掉的体面和尊严也不迟,但是白瑞德却不这么看……

高二时,我一度对美术怀有美好幻想,在画室老师的劝说下放弃了学校学习,以为可以通过艺考轻松踏进那些高不可攀的美术学院。然而在培训中心学了三天,就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小小的书桌前。在真实的艺考世界里,我发现自己对美术的“热情”来自对成功的幻想,而非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坚持。于是在同学们好奇又怀疑的目光下,我小心翼翼地从北外宣传册上剪下那枚小小的校徽,贴在了课桌最显眼的地方。

对理想的延迟满足是一包落水的货物。“以后再做吧”这样的话总是冒出来。可是,等我们有能力把扔掉的梦想打捞上来的时候,这包“货物”可能早已面目全非。所以想要做的就要在当下去做,跌倒也没关系,失败也没关系。

天空泛起鱼肚白的时候,风停雨住,我再次翻到了书的结尾,“明天就是全新的一天了”。想到曾经迷茫的自己,我也陷入了思考:有些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急躁的本质是对即时满足的过分期待,戒骄戒躁,也许从一本书的一句话就可以开始,应当沉静下来,朝着一个有趣的方向慢慢打磨。

我也想拥抱那时焦虑的自己,“明天”是用来督促自己改变今天的,备考中的我,越来越稳步前行:把曾经一眼都不瞧的题目拿出来思索一番,积极请教最后考上浙大的那个同桌男孩。后来,我终于在几个月后收到北外的录取通知书,一步步接近梦想。

尽管想到这里,此时此刻的我也露出了微笑。我会有新的困惑,简历有时会石沉大海,未来之路还有些模糊,可是我明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想做的,从今天就开始吧!(徐亦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