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正文
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五大导向

2021/08/03 14: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赛不仅仅是为了获奖,更是为了通过创新实践来摸索经验,协同打造“金课”;办赛不仅仅是为了评选,更是为了通过大赛传递积极导向,引领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王寿斌

随着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决赛(10月10日前,网上提交参赛作品材料)的日益临近,最近一段时间,省一级的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吸引和凝聚了许多一线教师、企业导师、院校领导,以及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广泛参与其中。

作为传统职业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赛,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办赛思路,不仅可以锤炼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更能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三教”改革,推动教育评价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这一办赛导向,直接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路径,值得深入研究。

近期,笔者陆续参与了多省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判,接触了大量比赛作品和参赛选手。根据参赛作品的质量、参赛选手的表现,结合自己分管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笔者梳理出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倡导和承载的五大导向,供广大职业院校和参赛教师(团队)认真研究,并通过缜密思考而协同创新。

导向一,让参赛作品更加真实。受传统“示范课”“公开课”的负面影响,人们对教学比赛最大的责疑和担心,莫过于其“表演”痕迹过重,“为了上课而上课”,给人“不真实”“做不到”的感觉。毫无疑问,脱离“真实”的教学比赛作品,即使设计得再华美,“表演”得再漂亮,也毫无可取之处,不仅不值得学习借鉴,还会对其他师生形成误导。为此,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下简称“国赛”)方案中,“真实”一词被反复强调了8次。而江苏省的比赛方案更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总体要求”的第一条便是必须“体现真实教学”,参赛作品要聚焦“真实教学环境、真实教学内容、真实教学过程、真实教学要求”,真正实现竞赛服务教学。基于这样的导向,参赛选手和团队必须立足“真实”来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过程,才能获得普遍肯定。那种把电子屏搬到操场上的体育课“创新”,注定得不到好评。

导向二,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如果说“真实”是教学的基础属性,那么“有效”则堪称教学的终极目标。所有的优质教学“金课”,都必须以“教学有效果”“学生有收获”为衡量标准。相反,那些形式虽然完美、内容虽然新颖、信息技术运用充分、教学实施也“分秒不差”的课堂教学,如果没能让学生这个受众“终端”获益,也断然算不得好课。实践表明,绝大多数无效课堂的共性特征都是单向灌输,教师只顾“授业”而眼中并无学生,所以此番教学能力大赛才将实效性列为重要考量指标,旨在以此导向对当前职业院校存在的“水课”进行纠偏。受限于客观条件,教学能力大赛安排了“无学生教学展示”环节,在“欲擒故纵”之中定向考查参赛教师的“学生观”,因此,只有那些将学生奉为至尊、“看似无生胜有生”的教学,才能最终以效胜出。

导向三,让教师更有教学能力。“国赛”方案将此赛事定名为“教学能力比赛”,少数省市将其简化为“教学大赛”,虽然在具体要求上并未让“能力”考核缺席,但这种易名却也容易让参赛选手只重按时掐点地“上完课”,而不重想方设法地“上好课”。其实,“国赛”对于参赛选手教学能力的要求非常清楚地载明在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比赛要求”之中,需要所有选手认真研读。这其中,包括贯彻专业目录、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确立“立德树人”教学目标,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并重”的职教特色,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巧妙运用渗透教学实现润物无声、课程思政,科学统筹教学内容践行“岗课赛证”融通,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创新评价,等等。这些能力要求不仅是比赛的得分点,更是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风向标。

导向四,让获奖作品更有示范性。“国赛”方案的内容包罗万象、事无巨细,许多参赛选手往往只重视研究具体的“比赛要求”和“评分标准”,而忽略了其他隐含的“公告”或声明。比如,在“特色创新”条款里,要求优秀作品“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在“报名方式与要求”里强调“除教学团队事前特别声明外,大赛执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的权利”;在“其他”事项里,“顺便”告知“现场决赛比赛结束后将遴选部分优秀作品的参赛教学团队,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另行录制视频公开课”。不难看出,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条款里,恰恰隐藏着让人不易察觉的赛事导向。国家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举办“教学能力比赛”,决不单单为了评出为数不多的选秀选手,而是为了借此打造出一批具有较好“示范”价值的“金课”,通过各种传媒扩大传播,进一步辐射到全国职业院校,以此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育人、高水平发展。

导向五,让教学资源利用率更高。最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巨大,相继建成了许多精品教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网络示范课、协作创新平台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院校育人质量的提升。然而,与庞大的财政投入相比,这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却相对较低,客观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为此,“国赛”方案明确鼓励教学团队:可选用大赛执委会免费提供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职业院校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等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相关资源可从比赛教学资源支持平台获取,或登录比赛官方网站有关链接。此番鼓励并非简单帮助选手获胜,更是为了倡导他们先行先试,最终让学习和借鉴“成为习惯”,让公共教育资源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利用。

需要提醒的是,“国赛”方案的上述导向,不仅是对参赛教师的要求,更是各级大赛评委的评判依据。只有正确使用评判“指挥棒”,教学能力大赛才能不被带错节奏、引偏方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