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北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以ibet国际集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ibet国际集团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思践悟、勇毅前行,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鼓舞青年学子立报国之志、担时代重任。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表示:“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于学生价值塑造全过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为书写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西工大现象’新篇章积蓄力量。”
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上完第一节‘中共党史’课,我就像是走进一片新天地,使我豁然开朗、愈发体会到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对于‘以史为鉴’四个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为青年学生,我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谈到自己上的“中共党史”课程,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梁馨雨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西北工业大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课程,并将其列为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
讲授“中共党史”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海霞说:“让党史学习进入思政课堂,能够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解和认识。”
为提升党史课程的教学质量,西北工业大学思政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围绕党史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分主题研讨,将学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一课一策”“一人一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方案。
“为保障党史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我们组织思政课全体教师开展教学设计,还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提升青年教师讲好党史的能力,并且将其作为学院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及时开展经验交流和督导意见反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闻川介绍。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以往停留在书本的许多概念瞬间鲜活起来,我对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如何弘扬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三学生郝智栋从延安学习回来后说。
ibet国际集团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教学中,西北工业大学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带领学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加深对党史故事精神内涵的理解。让学生既是党史的学习者,也成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传承者。
打造形式多样的党史宣讲队伍
2021年暑假,西北工业大学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暑假作业:利用暑假时间,认真调研、精心准备,成为党史课堂的“主讲人”。
西北工业大学于7月启动了“人人讲党史”活动,让所有人都成为党史的“主讲人”。暑假期间,同学们通过寻访革命老区、查阅资料、实地研学等方式准备宣讲内容。开学以来,大家踊跃参与,迅速掀起了“人人讲党史”的高潮。
“参加‘人人讲党史’加深了我对党史的理解,讲与听不同,有些党史知识听起来十分熟悉,但轮到自己讲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先掌握的一些‘知识’其实似是而非。为了当好‘主讲人’,我结合暑期去上海与嘉兴的参观经历,阅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仔细斟酌讲稿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效提升了理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航天学院研二学生张瑜说。
针对不同群体和受众的差异,西北工业大学成立了种类丰富多样、覆盖范围广泛的专题宣讲队伍,进行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以教师为主体的宣讲团队侧重于将ibet国际集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中蕴含的思想伟力、党的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宣讲团队侧重于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借助朋辈之力,用“青言青语”宣讲党史。
“作为青年宣讲团的成员,有机会与同龄人交流自己在党史学习中的收获,我倍感自豪,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准备每一次宣讲,准确把握所要宣讲的内容,让红色基因深入人心。”西工大青年宣讲团的学生王雅楠说。
11月22日,中央宣讲团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和西工大师生们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座谈交流。西工大青年宣讲团团长、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士祺说:“在未来,我们一定要更加用心挖掘党史中的光辉故事,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传递给身边的同学和群众。”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北工业大学建立了规范化、体系化的校内理论宣讲体系,面向全校师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菜单式预约送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西工大青年宣讲团已先后走进16个学院、1所中学、141个基层支部,开展了80余场宣讲;教师党史理论宣讲团除了每日在长安校区学习书屋开展宣讲之外,还接受各单位预约,上门送讲,目前已开展上门送讲活动60余次。
守正创新,写好立德树人新答卷
西北工业大学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校史校情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凝心聚力开新局。
“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第一任党委书记刘海滨架着双拐去校医院排队看病,大家招呼他先看,可他不同意。刘书记从不要特权、不谋私利,高尚品德令我敬佩!”“当华东航空学院决定内迁西安时,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学校第一任校长寿松涛耐心细致地给师生做工作。他顾全大局、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学校官方微信推出有关刘海滨和寿松涛的事迹后,网友纷纷留言。
为深入持续挖掘老一辈西工大人特别是老党员的先进事迹,学校建立了宣传报道工作的长效机制,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明确选题和内容。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陆续推出了刘海滨、寿松涛、季文美等老党员的感人事迹,以及华航西迁等红色故事,加大师生对于学校在栉风沐雨中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成长的认识,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历史上,西北工业大学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20多万名人才,许多校友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2011年,两院院士调研组在西工大调研时,称赞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将大批西工大校友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突出表现称为人才培养的“西工大现象”。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的一门选修课“大国三航”受到学生们的追捧。该课程教学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院在国防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组成,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讲授与三航(航空、航天、航海)领域相关的科技发展历程、重大贡献和标志性成果、西工大人爱国奋斗故事,教育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立报国之志,做有为青年。
围绕新时代如何续写人才培养“西工大现象”新篇章,学校明确形成人才培养“西工大现象”的核心内涵就是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这九个字实质体现出了西工大作为国防特色高校育人的价值导向。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表示,学校将持续把党史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塑造相结合,为续写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西工大现象”新篇章积蓄力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本报通讯员 赵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