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张代鉴? 卢有泉
【内容摘要】学播的兴起重新定义了“学习关系”的形成逻辑,给予当代青年更自由的学习选择,本文通过采用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法,发现陪伴与规训感是学习者筛选学播的主要考虑因素。由于个体使用黏性的不同,在学播关系场中存在偶尔光顾的“散客”、融入并共建社群的“追随者”以及具有破坏性的“入侵者”,身份角色的转变影响和改变着当代青年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而学播热的背后存在镜头下学习表演化的危机、恐惧独处的心理以及理想化的学习诉求。
【关键词】学播;慢直播;青年学习;陪伴
“学播”属于慢直播的一种,最早源自 2018 年韩国博主长达 7 小时的直播学习,在 YouTube 网站引发大量的模仿和相关视频的发布,观众将其称为“Gongbang 直播”(为韩语音译),设置了专门的话题“Study With Me”。目前,国内学播主要集中在 B站平台,通过搜索“学习”或“Study With Me”等关键词,结果最高可达 1000 以上。B 站在直播页面区域也会单独开设“校园学习”专栏,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直播间。学播通常根据主播的学习时长来确定播出时长,具有慢直播“慢”的特性,即平台化、时间长、主题稳定、发展节奏缓慢等特点,具体表现为有的主播会在画面中用文字的形式标注出每日的学习时段,或者在自己主页动态更新上播时间;有的主播则会 24 小时全天候直播,当休息时会播放录播的内容,以满足屏幕外各时间段学习者的使用需求,实现不在场的陪伴。随着学播逐渐从小众的直播类型发展到有广大受众群的直播类型,学播的内涵有何延伸?当代青年学习习惯和学习选择会随之出现怎样的新变化?个体在进行学播选择时会有哪些选择标准?学播的存在会建构起怎样的学习空间,并对学习者现实的学习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研究者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法,从 2020 年 1 月至 2022年 12 月进入 B 站学播领域,进行了近三年的体验与互动,为保证获取资料的准确性,积极参与直播间延伸的微信群和 QQ 群,对 10 位 16—33 岁与学播有不同接触程度的用户进行深度访谈(编号:M1-M10),通过深入该领域的核心圈层,勾勒出学播场域中青年学习者的不同画像,并描述出学播空间特征。
一、学播使用者的选择倾向
当前,B 站存在学习类的长视频和慢直播两种形式。学习类长视频是 up 主将提前将录制、时长 1 小时及以上的学习视频,发布在媒体平台上。虽然与在线直播相比,长视频不具有实时性,但可以长久保存在平台中,用户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调取。不过,虽然长视频可以进行加工剪辑,画面制作更精致,但在 10 位被采访者中有 7 位仍旧倾向于选择慢直播,可能是由于慢直播具有现场性、实时性的优势,正如约翰·彼得斯在《对空言说》中所说:“通信设备的发展打破了身体必须在场的限制,激活了人们与幽灵对话的梦想。”慢直播的出现带给用户更强烈、更深刻的“在场感”与陪伴感,这也是学播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学播呈现形式比较多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理想的学习环境选择相对应的直播间。研究者通过跟踪观察日均观看人数超过 200 且日播较为固定的 50 个学播,从画面的主要构成角度可以将学播分成实景和动画两种。实景播放的是主播学习的真实场景,占比达到 82%,其中部分主播只展现手部动作,部分主播则会整体出镜。相比而言,后者更具有“代入感”,如“同桌”一般,仿佛就在身边。而动画类占比 12%,以虚拟人物等作为直播背景,比较常见的动画场景为咖啡厅、卧室、书桌、教室、森林等,整体色调以暗色系为主,注重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不过,也有部分直播将实景和动画结合起来,通过后台编辑工具,可以将两个画面相互叠加,但多以实景为主、动画为辅。通过深度访谈,发现用户在选择时,有的倾向于实景,认为主播实时动态画面更能构建“共同体空间”,获得彼此的认同,真实性较强。有的倾向于动画,相比实景,虚拟人物或图片在按照固定规律变化,主播的缺席使学习环境变得纯粹,尽可能削弱了学习中的干扰因素。
此外,在 50 个学播样本中,仅有 3 个关注度相对较高的学播会使用影视剧作为直播画面。部分用户对此存在一定的争议,M2 受访者(接触学播时间一年半)认为学播不应呈现影视剧画面,容易导致学习者分心;M3 受访者(2022 年 7 月开始接触学播)则认为,当自己控制力强、学习强度较低时,会将影视剧原声作为背景音,并自动过滤画面、弱化声音。“这种情境就像人们不看电视,但却依旧把电视打开,将电视传出的声音融入生活场景中,并习以为常。”因此平台也延伸出了只播放影视剧原声,搭配静态图片或动态学习画面的直播形式......(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6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南边疆瑶族社交媒介使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机理和铸牢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XXW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代鉴系商洛学院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助教;卢有泉系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