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传媒研究 >正文
礼在仪中:礼的仪式化展演法则

2024/01/08 12:59

谢清果? 李爽

【内容摘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二字往往组合出现,人们也习惯性地将“礼”与“仪”等同视之。而实际上,“礼”与“仪”二者作为构成礼仪本体的关键,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本文对“礼”“仪”及其二者关系作出界定与讨论,进而阐明礼之本、仪之形以及礼在仪中、以仪为展演法则的内在要旨。此外,围绕礼仪展演随着时代的演变及其在当代的适配与更新问题展开一系列思考,以期探索礼仪展演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关键词】礼仪;仪式;展演;符号表征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认为,“礼”是一整套的制度、 典章、仪节和价值规范,是依靠国家权力机器推行的教化,是社会规制力和个人道德修养共同来维持政治、社会秩序的一种治理架构、一个文明的制度体系。“礼”不仅作为被不断强化和深化的道德观念,也代表着社会等级秩序的象征,以及人际交往行为实践的规定。谈及“礼”,与其相生相伴的便是“仪”。“礼仪”一词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如《ibet国际集团·小雅·楚茨》“献酬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从中国文明发展历程来看,礼仪二字往往组合出现,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性地将“礼”与“仪”等同视之。“礼”与“仪”二者联系紧密,共同服务于礼序社会的秩序维护与人伦关系的构建,又可谓是一体两面,各自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即礼是本质思想,仪是外在形式,礼以仪为展演形式,仪以礼为灵魂内核。对此,本文剖析礼与仪的本质与关系,并探讨其背后的传播规则,进而在古今贯通的语境中分析其当代价值。

一、尊礼之原:事神、为政、立身的共通传播礼仪

若欲探析礼、仪之关系,礼何以成为仪之内里?可先从礼之视角对礼予以剖析。中国自古以来的朝代延续、权力更迭、文明演进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礼之教化的重要作用,由于礼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于是成为一切仪式优先考虑的因素。那么,为何尊礼?在《礼记·哀公问》中,孔子回答哀公之问时谈到,尊礼的理由有三个,分别是事神、为政、立身。(《礼记·哀公问》:“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尊敬然。”)以下将根据孔子之答,以此三个理由为切入点,对古人“尊礼之原”作出剖析,从而更深刻地探析礼之意涵。

(一)借礼事神:以礼为人天交往之灵媒

借礼事神,是借由礼向神鬼祝祷福佑,进而“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周易·观》)。“礼”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作“豊”,并无“示”旁,表示在类似于豆的祭器中置放玉器,以举行礼仪作祭神之用。由是,“礼”的本义便是祭神。《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灏注笺:“礼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礼是人事神的媒介。礼作为一种行动方案——履,最初用于敬天事神,规约祭祀的程式、节度、言辞和器物,承载人对神的虔诚笃敬。春秋时期,国之大事在于祭祀与征战,而二者皆离不开虔敬执礼。自《左传》记载可考,礼仪是与“国之大事”联系紧密的。《左传·文公二年》:“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祭祀作为重要仪式,其内含深刻的礼化旨蕴,此处有君子斥责鲁文公在祭祀时颠倒顺序是为不明、不顺、失礼的表现。再如,鲁成公十三年,成肃公因执礼不当,被刘康公批评其懈怠不敬:“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左传·成公十三年》)君子和小人定命、养福、守业之道,系于礼敬,国家亦然,由是可观古人对借礼事神的重视。由《尚书》中《金縢》《洛诰》两篇文献可知,周初礼主要用于纳福避凶的祭祀,指祭祀的仪节。

在宗教维度上,掌权者相信以礼为媒可以实现人神间的沟通,从而获得神秘主宰或是祖先的启谕。虽然礼之用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出现了人文转向,在西周天神坠落、人事兴起的思想背景之下,人们虽仍旧重视虔敬事神,却更为关注如何以礼维护人间秩序。从上述分析可见,祭祀事神之用是古人尊礼的重要原因......(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3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ZD3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谢清果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爽系厦门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