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张宏锋
【内容摘要】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认为在孟子的师道传播体系中,“师”乃“道”之传播主体,是“道”顺利传播的先决条件。一方面,孟子以“性善论”中的“善端”和“人禽之辨”为据,深刻揭示了人需要道德教化的本质,并以此作为师道传播产生的本体依据;另一方面,孟子强调传播主体之“师”的自我成就需要通过内向传播加以完成。
【关键词】孟子;师道传播;性善论;教育传播
圣人应机设教,旨在传道。传道的过程则需师徒共同完成,逐渐形成独特的师道文化。其中,儒家师道文化影响深远。其源于孔、孟,但自孟子没后,师道不显,中唐韩愈、柳宗元力倡师道,方延其续,未有中断。至近现代,“师道尊严”遭受批判,师道式微,出现了“教师在社会中的关键地位动摇……教师素质和角色往往变得不够完善……师生传承关系往往变得模糊……整个师道文化的精神往往变得较弱”等现实困境,甚至“连‘师道’这个概念也几乎失传了。它似乎已为‘师德’概念所取代”。孟子作为儒家师道文化建构的主要人物,学界试图阐释其师道思想,以正时弊。萧承慎《师道征故》较早探究了孟子的师道论。萧氏从为师之道的角度,阐释了孟子为师需审慎、乐育英才、“大丈夫”理想、“教亦多术”的师道思想。继之,谢王彬从为师之道、尊师之道、求师之道等三个方面详述了孟子师道思想,细化与完善了萧氏的研究。然而,孟子论述教育内容较少,更未提及师道,以师道论之,文题似有拔高之嫌。对此,张礼永认为孟子虽未明确提出师道,但其言语、行为却体现出师道精神,故以师道论之并不为过。其进一步指出:“师道既是他(孟子)的教育哲学,也是他的政治哲学,更是其生存哲学,且上承孔子,下启荀子,实为教育文化之关键枢纽。”孟子师道既为“教育文化之关键枢纽”,教育又是“一种传播现象,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传播过程”,说明孟子师道不仅是教育、哲学范畴的问题,更是传播范畴的问题。以传播理论分析孟子师道,有其天然的理论适用性,这一点却为学界所忽略。基于此,本文拟从传播学视角切入,探究孟子师道主体的传播观念、传播活动。
一、性善论:孟子师道传播的本体依据
师道作为古代独特的传播现象,孟子虽未直接提及,但在长期宣传学说的过程中,进行了诸多思考,且努力践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师道传播思想。传播思想是“思想家或个人对传播现象或传播问题所提出的见解、观念、概念、主张、原理、学说或哲学”,具有系统化特征,故孟子的师道传播思想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着一以贯之的本体理论。师道传播本体论是师道传播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依据或原因,也即师道传播何以存在的问题。
孟子“性善论”不仅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理论基础,亦是其师道传播思想的本原。战国之时,礼崩乐坏,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孟子欲以王道救世。如何实现王道?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又曰:“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则在于“善教”。王道的实现最终依靠的是“善教”,而非法度禁令。“教”即教化,是“相关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借助一定的载体或者抓手,对于目标对象乃至社会各界进行相应的教育,从而达到帮助目标对象乃至社会各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孟子所说的“教化”尤为注重道德层面,“道德齐礼,所以格其心也”,说明“教”的本质是主体针对客体而展开的一种道德传播。从这个角度而言,孟子所说的“善教”实际上就是师道传播的另一种表述。“善教”的主体是“师”,内容为儒家之道,受众为“民”。“师”通过向“民”传播“道”,由此实现王道。对此,明代汪仲鲁曰:“仲尼,穷而在下之圣人也,立师道以教万世者也。师道之立,君道所由以立也。”君道即王道,师道传播的本质是通过道德传播教化民众, 孟子试图“通过好的道德风尚宣传,以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以此得民心,实现王道。
孟子何以认为通过师道传播(即“善教”)便能实现王道呢?孟子深信,人皆有善端。《孟子·公孙丑上》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善端”意味着善为人性所固有,根植于心,不必外求,“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17“仁义礼智根于心”,但既为“端”,说明人性之善并不完整,仅是善之萌芽,只有通过“教”这一传播手段,才能使其由内至外地扩充,遂形成普遍圆满的人格。可见,师道传播存在的意义在于唤醒人们心中的善端,若“道”不能传递给民,民则易沦为禽兽。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人缺乏教,则近于禽兽,教之内容则为人伦之理,说明人伦之理并非人人生而即懂,但可通过道德传播的手段加以教化,这也是夏、商、周三代学问“皆所以明人伦也”的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性善论”从传播对象角度入手,以“善端”揭示人需要道德教化的本质,此乃师道传播产生的根本依据,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从传播对象的基本预设来看,把人认定为具有先天的善性,由于受传因素使人发生了本质变化,是社会传播宏观效果研究的新理论”......(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3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