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传媒研究 >正文
理解互联网生态系统:以复杂系统科学为方法

2024/01/30 15:38

李泓江

【内容摘要】互联网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具有规模性、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征,需要以复杂系统科学的眼光加以审视。贝朗塔菲的一般系统论、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艾根的超循环理论以及霍兰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不同层面为历届互联网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视角。本文提出了元生态 - 小生态 - 大生态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较为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互联网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运行逻辑、运行机制,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结构关联方式。

【关键词】复杂系统科学;互联网;生态系统;复杂巨系统

我们处在一个网络化的世界,几乎所有人,每天都在与数字网络打交道,以至于互联网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绝佳隐喻。数字化生存也成为人们在今天最为显见、直观的生存方式。人类社会在现实层面的变化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变化,如今关于数字社会、互联网生态系统的讨论已经是学术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在众多相关讨论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互联网生态系统这一社会实在?又该秉持怎样的认识论来看待互联网生态系统?本文想要做的是一项基础的理论探讨,即在系统思维的引领下,以复杂系统科学作为方法来理解互联网生态系统。在勾勒这一生态系统整体层面的属性特征、构成要素和层级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机制和运行逻辑。

一、复杂系统科学的理论脉络

系统科学是在与还原论的对话中产生的。作为近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论,还原论认为要通过对事物的不断拆分,通过对更为基础和微观单元、部分的研究,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认识。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引下,自然科学一度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事物往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勾连、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强调线性思维的还原论无法有效解释复杂系统,正如有学者所说,“作为整体的系统不可能通过具体分析它的组分而得到完全的理解”,“越发认识复杂系统,就越发认识到还原论有其局限性”。

一般认为,系统科学是由贝塔朗菲开创的。早在贝氏之前,怀特海、劳特卡、克勒等学者在研究中已经尝试以系统进路取代传统机械论等研究范式。1924年至 1928 年间,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强调在生物学中要把有机体当成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虑,随后,他又先后发表《理论生物学》《现代发展理论》,提出用数学模型研究生物学和机体系统论概念。在这些研究中,贝塔朗菲提出了有关生物体的一些基本观点,如系统性、动态性、等级性,可以被视为一般系统论出现的前身。“二战”后,在控制论、信息论、博弈论、决策论等新兴理论的影响下,贝塔朗菲提出了一般系统论。他认为系统无处不在,世界本身就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应当寻找贯穿各门单个科学的共性原理,建立一种以系统为核心的一般性理论。在其经典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贝塔朗菲就系统的特征、类型、结构、演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为复杂系统科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复杂系统科学发展过程中,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普里戈金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在 20 世纪 70 年代深入讨论了复杂系统中结构的有序和无序、平衡和不平衡、稳定和不稳定这几对矛盾相互转化的规律。普里戈金的讨论是在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对话中进行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一个孤立体系中的熵不会减小(熵增原理),也即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从非平衡趋向平衡、从有序趋向无序的方向演化。然而,普里戈金的研究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有可能通过从外界取得负熵流的办法来抵偿系统本身内部的熵产生,使系统总的熵的变化为零甚至为负值,在此基础上,普里戈金发展了自组织、分叉、涨落、对称破缺等系统科学研究中的关键性概念。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对于系统科学意义重大,其促使科学家开始关注各种复杂系统的内在规律,从真正意义上拉开了复杂性研究的序幕。

如果说耗散结构理论更多是要探讨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那么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的协同理论则旨在讨论系统内部结构赖以形成的普遍规律。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构成了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哈肯看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系统千差万别,协同作用在这些系统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协同作用推动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与此同时,当系统的宏观行为改变时,序参数作为“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系统,引导着系统的各个部分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如果说普里戈金开始了科学意义上的复杂性研究,哈肯则进一步对复杂系统结构的生成及其动力提供了理论解释,阐释了存在于不同系统中的协同机制,两人的研究共同推动了复杂系统演化动力学的发展.......(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1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时代新闻学交往范式的哲学阐释研究”(项目编号:22CXW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讲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