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传媒研究 >正文
数字化时代传媒教育再出发

2024/07/18 14:43

田秋生

传媒教育处于危机之中。这种危机首先体现在招生环节,就在数年前,新闻传媒类专业还是各高校的热门专业,在填志愿时备受考生和家长追捧,总能录到第一志愿高分考生。时至今日,传媒类专业已经风光不再,甚至在 2023 年被某位知名网红导师指为“天坑”专业,一众考生与家长也避之唯恐不及。近年来,传媒类专业的招生分数线逐年下滑,去年甚至波及到了顶级名校。在就业环节,由于机构型主流媒体录用人数大幅度减少,传媒类专业毕业生也遇到了就业难、就业质量欠佳的问题。

传媒教育的危机背后是历史性的传播革命。2024 年 3 月 22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 5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92 亿人,较 2022 年 12 月新增网民 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77.5%。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 R /A R 等技术,正在推动新一轮传媒业生态的重构。传媒业生态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体现于“生产—产品—传播—消费”的全过程中,传统媒体遭遇了颠覆性的冲击,处于艰难的转型过程中。

如所周知,高校旧有的传媒人才培养体系是服务于传统主流媒体的——为报纸、广播、电视等机构媒体培养专业人才,根据此类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来构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据统计,截至 2021 年底,全国有 719 所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共有 1428 个专业教学点,在机构媒体录用毕业生人数锐减的大背景下,就业难已成为结构性问题。

可见,进入数字化时代,传媒教育需要全方位变革,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要回答好人才培养三问。

第一问,为谁培养人?要由以往的为机构媒体培养专业传播人才转向为社会培养传播人才。

第二问,培养什么人?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第三问,怎样培养人?要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堂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建构数字化时代全媒体传播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近年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传媒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首先,更新人才培养定位。根据学院的情况,定位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具备全媒体传播能力、粤语文化素养与国际视野的专业传播人才。

其次,探索“四方协同、知行合一”的地方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一是通过经典阅读制度、《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基础》金课建设、主题社会实践等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二是选取“学科基础 + 新闻专业”的“2+2”人才培养路径,建立“地方高校 + 地方党委宣传部 + 地方媒体 + 境外高校”的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全覆盖、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全媒体传播能力。

再次,全面推行本科人才分类培养。各专业学生在完成前两年的学习后,实施自愿分流,分成 拔尖创新班与卓越应用班,采用两套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拔尖创新班旨在培养未来的研究型人才,着力提升学术能力,以升学为导向。卓越应用班旨在培养行业高级应用人才,以本科毕业后入传媒行业就业为导向。

除了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协调好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实现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的同频共振,通过科教融汇来盘活资源,提升效率。在学术研究定位上,提出“湾区传播”的整体概念,希望老师们的研究能够做到“上天入地”。所谓“上天”,指的是前沿视野,即采纳学科前沿的理论与方法。所谓“入地”,指的是要有地方关怀,关照与回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一方面是培养区域传播人才,另一方面则是研究区域传播问题,二者同时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服务于广州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建设,服务于传媒业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由此,构建起学院学科建设的一体两面,即以湾区传播为体,以湾区传播人才培养与湾区传播研究为两面,实现学院内部的科教融汇,进而打造学院特色与核心竞争力。

(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4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