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李岭涛
在人工智能广泛普及和应用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人会否认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对传播活动的变革是颠覆性的。面对这种革命性变化,深入辨识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特点和规律,是科学、有效地适应变化、推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基于电子设备的传统内容生产是由生产者利用电子设备录制收集素材,然后由使用者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而生成内容。传统内容生产方式的工作对象只有收集到的素材,生产内容质量高低对生产者能力和素质的依赖度比较高,在内容生产过程中电子设备只是起到工具的作用。显然,传统方式中的关系主体只有电子设备、创作素材、生产者和生产内容,因此内容生产流程和链条是单一、单纯、线性的,与传播活动的关系是点状的。相对于传统方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复杂的技术集成构建了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起点,改变了传播活动的逻辑底座。
一是属性的复杂性。与传统内容生产的电子设备仅仅具有技术属性和工具特性不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主体,在集成过程中就形成着自己的意识倾向和情绪态度。这导致了它属性的复杂化,即不仅具有技术属性,而且具备了媒介和意识形态属性。全面认识和把握人工智能的属性,能够使我们从对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独立性、片面性认知上升到立体、全面和普遍联系的理解,从而提高我们利用、治理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传播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过程的复杂性。人工智能属性的复杂性必然带来过程的复杂性。以技术集成为基础,人工智能生产内容还包括能力学习养成、内容生成、信息传播、传播效果评价等多个环节、步骤。能力的学习养成实际上是对各种知识、概念、理论、观点等的梳理、处理和对外部能力的模仿,技术集成决定了能力怎么学习养成,而具有主观意识的人决定了让人工智能学习什么,这导致人工智能的能力学习养成同样具有鲜明的媒介和意识形态特性。因此,基于媒介和意识形态特性显著的技术集成、学习能力而实现的内容生成、信息传播、传播效果评价等具有比传统方式生产内容更为复杂的背景、内涵和外延,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范畴被大大拉宽、拉长、拉高,它对传播活动的作用力也变得综合、多样、深入。
三是主体关系的复杂性。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特点使然,它的主体构成要从技术集成阶段算起,既涉及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技术主体,又涵盖参与技术集成过程中的各种社会主体。在能力学习养成阶段,既要考虑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主体,又要关照促成能力学习养成的各种社会要素。在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阶段更是如此,对于生产者提出的指令要求,人工智能能够生成无限种不同内容和无限种传播路径。主体的复杂化必然造成关系的复杂化,人工智能生产内容背景下传播活动需要适应的是一种网络化、去中心化、弥漫式的全新关系。因此,面对人工智能创造的海量可能,无论从数量比例角度看,还是从功能作用看,作为生产者的人在传播活动中逐渐变得越来越渺小,甚至微不足道。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加持下,传播活动的疆土将得到迅速拓展。一方面,传播活动与物质活动之间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逐渐消弭,传播活动不仅受传播规律的作用,而且还要受物质活动规律和技术活动规律的影响。传播活动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体,而是囊括了种类庞杂的物质主体、技术主体以及其他的未知主体。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将会在各个领域催化出更多技术底座、运行逻辑、表现形态等截然不同的主体,越来越多主体的出现必然加速传播活动的复杂化;另一方面,传播活动的范畴开始跳出现实社会而在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人工智能生产内容让诞生于现实社会的虚拟世界加速形成,让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融合速度越来越快。面对二者的融合,传播活动需要在虚拟和现实之间不断转换。相对于现实社会,传播活动在虚拟世界中有着更多的虚拟性、隐蔽性、欺骗性、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有着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规律和趋势。这使得传播活动的技术作用、传播逻辑、传播方式、与受众关系等发生深刻变革,以更加丰富的途径改变个体与世界的互动方式,改变人类的思维、认知、态度和行为,进一步影响主体的价值观念、判断标准和塑造全新的传播生态。
(《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5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