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扎根中国大地,创新筑梦青春”“顶天立地,创新向未来”“我敢闯,我会创”……志愿者们一声声洪亮的宣言,将众人关注的目光拉进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的现场。
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学生报名参赛,覆盖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国内3413所、国际1993所)学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自启动以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创新驱动,“百国千校千万人”大平台持续巩固并不断拓展。
ibet国际集团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作为全国教育大会后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青年学生创新活动,本次大赛有哪些亮点、哪些突破,又将赋予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以怎样的驱动力?记者在大赛决赛现场寻找着答案。
以科技创新贡献高校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知识创新不断更迭,我们该如何迎接这未来之战?答案指向“创新”二字。
2017年8月15日,ibet国际集团总书记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勉励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ibet国际集团总书记的殷切关怀,为大赛进一步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为万千学子带来了前进力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累计有480万名青年学生投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走进革命老区、城乡社区,用创新成果精准对接实际需求,在投身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强化使命担当,矢志艰苦奋斗,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共上一堂创新承载家国情怀的“思政金课”。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高校作为“高精尖缺”人才的供给高地,在解决重大关键问题、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
如何集聚高校力量,积蓄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之势?本次大赛正是贯彻落实ibet国际集团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们齐聚上海,共赴一场创新盛宴。大赛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决赛阶段,高教主赛道共有新工科类项目82.1万个、新医科类项目19.2万个、新农科类项目30.1万个、新文科类项目62.0万个、“人工智能+”类项目32.6万个。
“科研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创新不能闭门造车。”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项目团队成员金羽飞表示,通过比赛,他们得以和各领域专家、企业团队以及其他学校的师生交流学习,收获新的思路和想法,为下一步科技创新积蓄灵感。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参赛项目中许多都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成果。比如,“中科华煜——本科生致力于高生物相容性止血凝胶材料开发的生物医疗企业”瞄准医疗痛点,“草地修复——行走高原的生态美容师”聚焦生态难题,“踢出她未来——乡村女童足球成长计划”为乡村振兴赋能……
采访中,许多选手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向难题发起冲击,力争填补空白,打破“卡脖子”枷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以产业孵化驱动成果落地
与上海交通大学一路之隔的,就是著名的“大零号湾”。本次大赛的同期活动之一“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也将在此举行。
为何选址于此?“大零号湾”是上海目前唯一以“科技创新策源”定位的功能区,也是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从最初5万平方米的零号湾科技大楼,到如今成为占地37万平方米、拥有16个园区的科创载体、集聚入驻4000多家硬科技企业的“科创湾区”,“大零号湾”实现了从“创新平台”向“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变,成为全国创新孵化的典范,也为高校带来诸多学习经验。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成果和产业化之间仿佛隔着一条“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成为大家面临的普遍难题,而本次大赛就正中这一痛点,对症下药。
记者发现,大赛的获奖项目普遍产业化应用强、商业化价值高,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精准医疗等领域,其中,部分项目已成立了成果转化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比如,去年,“深言科技:创立了基于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文本信息处理平台”一举获得亚军。团队负责人岂凡超表示,“项目通过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和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现在,已经正式推出了智能写作辅助产品”。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种子轮、种子+轮等二轮融资,三轮融资将于10月下旬完成交割,公司估值近亿元,融资额达到千万元级。”北京大学寒序科技·概率计算芯片团队成员朱欣岳说。
由此来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高校科研成果走上产业化之路的“试验场”。
以创新教育赋能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一大批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助力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实现?
大赛强调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成为本次大赛的主要任务之一。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把创新教育贯穿赛事活动全过程,让广大学生朝气蓬勃、追逐梦想。以科技发展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拔尖人才培养。
如今,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高校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比如,中南大学探索建立“实践育人服务项目”孵化课堂,采用“实践+服务”“实践+竞赛”“实践+科研”的模式,打造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创业孵化、以赛促学的全流程服务平台;华中科技大学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特区”,实施实验室轮转课程等方式,为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范式;南昌大学在部分应用学科实验班试行“3+1+X”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机制,3年“产业技能夯实”、1年“企业实习实训”和X年“产业前沿探索”,形成“基础夯实、实训提高、以赛促学、前沿探索”的全链条培养机制,让拔尖人才在校企共建的大课堂提升创新能力……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在培养更多具有全局观念和前瞻判断力的战略科学家基础上,我国还要引育更多前沿领域的全球顶尖科学家、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并形成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梯队,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领跑者’。”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