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秉承“中华文化·世界传播”的愿景,自2020年启动以来,为广大青少年搭建了一个与世界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青少年弘扬中华文化的丰硕成果,受到国内外诸多知名高校、高中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可。第五届大会在组织、作品展示等方面都呈现出高质量特色。为此,本届大会正式推出“合作校专访”,陆续展示合作院校在助力留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专业知识深造、跨文化传播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也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搭建一个融合自身背景和中华文化、讲述“自己眼中的中国故事”的舞台。
本期,我们走近绥化市英才高中——
学校名片
绥化市英才高中成立于2020年8月,原名“绥化市培元外国语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在国际化教育方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经教育部分派、省教育厅考察及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审核,绥化市英才高中获批承接AFS项目国际交流生业务。
*AFS项目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受教育部委托,与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 Inc.)合作开展,自2002年启动世界各国的中学生来华交流以来,已经组织全球超过40多个国家5000余名青少年来华入住中国家庭、走进中国课堂、学习汉语,深度体验中国文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的世界青年。
来华沉浸式文化体验
绥化市英才高中秉持“促进文化交流,深化中外友谊”的宗旨,于2023年首次开展国际交流生业务,截止目前,已接收来自意大利、英国、美国、新西兰、泰国等多个国家的31名国际交流生。
学校为交流生定制汉语课程体系,覆盖听说读写全模块,重点强化语言应用能力,同时精心策划多项活动,为交流生提供了书法、太极、传统文化等体验,让他们在课程和实践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魅力。
跨文化实践深化知华教育
今年,在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的推荐下,绥化市英才高中首次组织学生们参与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绥化市英才高中鼓励交流生从自身经历与体验出发,展示他们眼里的绥化、真实的中国,让世界听到来自不同视角的中国故事。为深入了解学校如何开展此项活动,我们特别采访了绥化市英才高中的王润遒老师。
王润遒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不仅让选手们收获颇丰,也让参与其中的王润遒老师深受启发,让他感受到文化交流实践的重要性。他说“学生们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出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独特理解,这也让我意识到教学中应该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体验,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独特的文化故事。”
世界青年体验本地化教育
谈及本届大会“地方故事”主题的立意,王润遒老师说:“这个主题十分有意义,不但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中外文化的深度交融,还可以借助他们的社交圈传播当地特色文化,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
绥化市英才高中大力支持开展“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除常规课程外,还特别为选手们构建本土化文化实践。学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本土特色有机结合,特别是与黑龙江特有的冰雪文化、农业文化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挖掘绥化地域文化内涵。
据王润遒老师回忆,在筹备作品期间,泰国选手们面临声母和声调不准确等语言挑战。为了帮助选手克服中文障碍,学校的老师们付出了诸多努力,从最基础的发音开始,通过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读音,耐心讲解语音技巧,帮助他们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便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选手们十分刻苦,课后反复练习发音、调整舞台姿态,在老师和其他同学们的温暖鼓励下,最终以最佳状态完成作品录制。
世界青年视角下的本土叙事
为了让交流生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绥化市英才高中组织过很多交流活动,例如与中国学生一起学习制作月饼并体悟寓意,与其他交流生一起通过文艺表演和游戏互动领略中秋文化,与中国学生一起用泼水仪式庆祝泰国传统节日宋干节,与绥化学院学生共同研习陶艺、剪纸、葫芦烙画等非遗技艺。
因此,绥化市英才高中选手们的作品有着个人视角,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和真挚情感,这种跨文化对照使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更具国际传播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眼中的中国故事:
林丽平(Sireethorn Sappasarn)来自泰国
泰国学生林丽平受母亲影响自幼学习汉语,来华后深度体验中国文化。她分享了中秋与朋友一起体验做月饼,围坐赏月时深刻感受到文化共鸣。她借助活动实践和朋友帮助突破语言障碍,期待未来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心灵感受来传递两国友谊。
黄星星(Nicharee Engkawaraset)来自泰国
来自泰国的黄星星同学痴迷中国旗袍和书法,又能从比较视角解读茶文化与传统习俗。通过深度体验,她发现中国春节与泰国泼水节共有家庭团聚的内核,让她感受到了温暖,也让她更加理解中华文化,期待为中泰文化交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当亚寒带的冰雪遇上湄南河畔的热带风情,两位泰国青年用Z世代视角重构中国叙事,展现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正如选手作品里提到的“我们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感受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那一刻我仿佛与这个国家、这里的人们心灵相通。”这种基于生活体验的本地视角+情感共振,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要义。
相信随着更多如绥化市英才高中般的国际交流实践涌现,会有更多世界青年能来到中国,以创新视角诠释中华文化,让地方故事通过青春表达实现国际传播。当世界青年成为中国故事的亲历者与传播者,文化共鸣将成为连接人类文明的桥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