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爱与成长:教育的温暖旅程
▲陈 勇 汕头经济特区幼儿园
大家好!我是汕头经济特区幼儿园大班级的勇勇老师。在充满自由氛围与无限创意的雅园木工坊里,每天都能看到一双双闪烁着创意光芒的小眼睛,那股对世界的探索欲,总是给予我们数不清的的惊喜与美好的想象。随着木工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时常思考,如何让幼儿园的木工活动更具有创造性并与传统文化相链接?
身为潮汕子女,我们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始终保持着鲜明的特征。尤其是潮汕民间舞蹈,如今在五湖四海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我园一直致力于潮汕民间舞蹈的课程化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潮汕英歌舞浓厚的兴趣。如何把孩子们的兴趣点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以木工活动的形式来展现潮汕英歌舞这个主题,我意识到,这会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教育创新。
独具特色的英歌舞和木工有什么联系?我带着小精灵们共同开展制作材料的探索,开启一场融潮汕民间舞蹈的木工之旅。在这场旅途中我看到了小精灵们对木工活动以及潮汕民间舞蹈的热爱,在我眼中寻找到了潮汕英歌舞的独特表征。
孩子们拿起画笔在设计图稿上勾勒出心中英雄人物的形象,那一个个英姿飒爽的动作、充满创意的服饰......无不展现着他们丰富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看着他们认真创作的样子,我不禁为他们赞叹。但制作英歌小人的过程或许比想象中更具有挑战性。在尝试用铁丝组装英歌小人身体和手脚时,孩子们发现零件总是掉落,进度陷入了僵局。我走到他们身边,蹲下身心,耐心地引导说:“不着急,我们慢慢来,试试换个方向或者找小伙伴合作,问题可能就解决啦”。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逐渐找到了方法,变得更加自信,能够更加大胆地进行创作。
前行的轨迹总在曲折中延伸,迂回过后方能奔向更广阔的天地。铁丝容易断掉的问题又摆在大家面前,孩子们一时陷入沉思,不知如何是好。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困惑,我们温柔地摸摸他们的头说道:“没关系,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或者换别的材料?”经过师幼的共同探索与尝试,发现螺丝和螺母的组合,能够完美完成手脚和身体的组装。当孩子们成功地完成英歌小人那一刻,兴奋的欢呼声回荡在木工坊里。他们就像一群充满魔力的小精灵,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作品。
陶行知先生曾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用耐心与爱心,为小精灵们撑起一座充满欢乐与创意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孩子们肆意欢笑,勇敢探索。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每一个好奇的眼神,每一声奶声奶气的“老师,我成功啦”,如同春日繁花,温暖而又灿烂,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的幸福与满足。
孩子们的手是灵巧的,我们一起“用锯子演奏着交响曲”“用锤子敲击着音符”,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创造出一个个独属于小精灵的神奇世界。我用鼓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为孩子们提供着真挚的支持。孩子们用灵巧的小手给予我一个又一个惊喜和满足。当我举起手中这个英歌舞小人,我看到了,在“勇勇”木工坊里,我们一起面对挑战,一起分享喜悦,一起书写着独属于我们美好篇章的每一个瞬间。这些瞬间,将成为我教育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也将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最难忘的回忆。
ibet国际集团总书记号召我们弘扬教育家精神,在教育温暖的旅程中,我追随教育家之光,陪伴小精灵们描绘出五彩斑斓的成长画卷,在小精灵们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用爱与陪伴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编辑| 梁思思、曹杨
审核| 王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