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置体育产业相关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形成有效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新时代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山西财经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践行“四个服务”,以“学科交叉融合、线上线下互补、产研互动协同”为思路,在努力培养新时代经济建设所需的国内高素质体育产业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引领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
学科“联姻”,打牢师资基础。近年来,山西财经大学紧跟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步伐,依托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教学资源和优势,设立了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和体育产业管理硕士专业,基础课程全部由学校管理、经济、统计、法学等母学科专业教师讲授,同时积聚了一批实力雄厚、专业扎实并具有体育健身休闲指导、体育赛事运作和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师资力量,为培养“懂体育、能经营、善服务、会管理”的复合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资源互补,构筑发展平台。学校融合省内多学科资源,成立山西省高校新商科建设联盟,共建共享商科专业教育新平台,初步构建起山西省体育商科教育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机制;依托山西省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为主体,学校整合包括体育在内的多学科,构建平台经济产业学院(平台经济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山西省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蓄势赋能。
多年来,山西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借助于社会体育专业(体育经营管理方向)十余年的办学基础,形成了学士、硕士阶梯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山西省最早建立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坚持教育内涵发展,构建体育产业管理育人体系
打造体育课程思政新渠道。学校将专业基础训练与社会价值观深度融合,形成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打造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金课”。如在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注重人文引导和家国情怀,推进以“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系统权变的管理思维,善于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奉献精神”为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新时代体育管理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品质。打造了具有“山财特色,中西部风采”的体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体系,包含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山西省级一流课程7门、山西省精品课程4门、双语课程2门及在线课程3门。
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坚持大类培养,深入实施“211”的体育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全方位改革。教学过程中分组分类,小班教学,体育类、管理类双轨制分层教学,培养满足新时代中西部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创建实践教学新体系。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导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批“课程教学+资质培训+俱乐部实践”的实践教学范例,形成以健美、篮球为代表的专项教学实践样板,建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与此同时,学校聘请各方人士担任客座教授,与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以项目为牵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育人氛围。截至目前,山西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管理类本科、硕士已有近20届毕业生,每年就业率达90%,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为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深化产学研互动协同,彰显体育产业管理办学特色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推动教育与职业无缝对接。作为全省唯一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拥有体育产业管理硕士学位点的高校,学校先后承担了太原国际马拉松、2016亚洲BMX小轮车锦标赛等大型赛事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受到赛事组织方的高度认可,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锻造了学生的实操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平台,依托学校创业学院,构建结合专业、贯通学业、学竞并举、项目培育、创业孵化的体育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圈;面向创业先锋班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训和创新创业实战课,推动创业项目孵化和运营。推动校企合作,与行业领军企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全球蛙公司共建产业学院,为学生挖掘就业岗位;依托教育部“24365”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等平台精准推送就业相关信息。
打造科研服务高地,融入高质量发展前沿。近年来,学校以教育为本,以质量为导向,坚持产教研融合的理念,与山西省体育局合作建立了第一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山西省体育产业研究中心,集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文旅与统计学科优势资源,打造山西体育产业发展的“智囊团”“参谋部”。另外,通过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制地方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主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协同共建“6大基地”,首办“国际课程周”等,深化社会服务合作,扩大社会服务领域,推进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需求的有效融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