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正文
回归三尺讲台 引发教改“蝴蝶效应”

2023/09/11 10: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9月4日,合肥市望湖小学校长胡冬梅在上语文阅读课。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校长张伟在开展课堂教学。

  合肥师范附小校长冯璐给学生上音频识字课。

  合肥师范附小教师邓帆执教的智慧课堂亮相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本文图片均由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提供

  9月4日下午,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校长胡冬梅与六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围坐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里,开启了新学期的语文阅读课教学。当天的主题是“好与坏”,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阅读文章,同学们围绕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中的现象开展思辨性的讨论。两节课很快过去了,几名意犹未尽的同学不愿散去,仍然围着胡冬梅继续讨论。

  青年教师张军记得,去年胡校长第一次开课时,两个校区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以及其他学科的老师都来观摩,“不夸张地说,当时在场的老师比学生还多”。

  “一开始大家觉得好奇,后来好奇心慢慢减退,意识到这就是一个常态化的课程,今后会一直持续下去。”张军回忆,后来每次课上,都会有几位老师坐在后面认真听这位特级教师讲课。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副主任,张军知道胡冬梅没有落下一节课,更清楚这背后的辛劳付出。“开完会后,她有时回到办公室,匆匆扒几口饭,稍作休息就要开始备课,下午一上就是两节。”

  不过在他看来,胡冬梅非常享受这难得的课堂时间。“胡校长经常说,‘就像鱼儿回到了水里’,那个环境让她感到自在和自然。”

  去年9月,合肥市包河区出台《区属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的规定》,52所区属中小学共计55名书记校长全部排出课表,走上讲台,发挥自身教学能手优势,为广大教师作出表率,树立教学为先的鲜明导向(本报2022年9月21日报道)。

  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开学前一周内,书记校长新学期的课表和教学计划已报至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办公室备案。

  新的学年,包河区对书记校长的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结合所带学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重视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创新性开展主题教学和跨学科教学探索,做学校学科融合型教学的引领者、示范者。

  至此,包河区中小学书记校长回归一线教学已经整整一学年,此项政策究竟执行如何,成效几何,对基础教育改革能起到什么作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包河区进行了长期的调研。

  校长重上讲台,能站得稳吗

  张伟是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校长,今年5月29日,周一上午第二节课,是他带的七(13)班语文课。他没有料到,教室里出现了“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这节课,张伟教授的课文是杨利伟的文章《太空一日》,描述了作者进入太空时的所见所感。张伟希望通过这篇课文让孩子们感受科学家、航天员勇敢探索未知的精神,以及祖国科技事业日新月异的进展。

  随堂听课结束,包河区委主要领导结合个人经历分享学习感悟,向同学们讲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勉励他们要有梦想、肯吃苦、懂方法、善自律、重体育,以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迎接人生挑战,绽放最强生命光华,创造最大人生价值,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多做贡献。此行不仅实地核验了书记校长是否回归课堂教学,也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书记校长回归教育一线,若要落在实处,离不开常态化的有效监督、有力政策。事实上,上个学期,包河区委主要领导带着分管副区长、教体局工作人员以“不打招呼”的方式,接连听了3位校长的课,这在当地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此外,包河区各学科、各学段的教研员对全区所有书记校长的课堂进行了不止一次的随机“推门听课”,经常性、全方位督促指导书记校长回归课堂、站稳讲台。

  为了确保校长安心教学,包河区教体局将每周一作为全区教育系统“无会日”,原则上不安排须由书记校长参加的会议。此外,上级领导来学校调研、检查时,书记校长如有教学任务,无须陪同。

  “现在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校长可以更加投入地上好课。”张军介绍,现在上级部门调研或检查,校长如果有课,副校长接待;副校长也有课,部门主任也可以出面。“总之,上下都形成共识,上课是‘雷打不动’的事!”

  以校长回归教学岗位为切入点,如何重新定位校长的教学与行政使命?这是包河区2023年上半年面对的一道改革考题。该区先后接连出台《区属公办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年度考评工作方案(试行)》和《包河区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实施办法》。

  前者对书记校长的教学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刚性要求,比如:任教学科必须与评定职称学科一致,如因特殊情况跨学科任教,须经上级审批同意;必须承担“任一门课”“联系一个班”“蹲点一个教研组”“带一批新人”的任务,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合成总分进行考评;考评不合格的,将对其进行岗位调整。

  后者旨在建立书记校长“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其中明确规定,参与一线教学年度考核中连续两次被约谈的,应当予以免职。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也倒逼着校长对学校行政管理进行反思。从现实看,校长要想站稳讲台,必须改革管理方式,处理好教学与行政之间的关系。

  合肥市南园学校校长王良文,上学期带的是初三毕业班的化学课。在他看来,“虽然说学校管理工作多且繁杂,但绝不至于多到不能上课的地步。如果校长一人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未必是个好校长。”

  “当校长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善于学会抓重点和难点,最关键的是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他认为,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队伍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校长也要学会放权,让领导班子都动起来,让他们按照各自分工做事。还要抓好班主任、教研组、备课组队伍,分工明确,责权利统一,管理就能够做到忙而不乱、忙中有闲。

  当然,他也表示,“校长再忙,也不能忘了放下手机,多看书、多学习,不断地加油充电,否则无论管理水平还是专业知识,都会与时代脱节。”

  在最小的单元“蹲下来”,才能眼观全局,脚接地气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不可能靠凭空想象,必须脚踏实地。听汇报与亲眼看,效果怎能一样?”合肥师范附小校长冯璐提醒,书记校长回归一线教学,并非仅仅为了完成多少教学工作量。此外,校长回归教学,不能“一头扎进去,拔不出来”,而是把班级这个最小的教育单元当作窗口,敏锐地观察一线的鲜活信息。“比如了解‘五项管理’落实得如何,‘双减’执行得如何?从而让决策更加有的放矢。”

  “联系一个班级”“蹲点一个教研组”……依据政策,“回归”并不限于上好一门课,书记校长还要对班级管理、学校教科研、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等进行全方位沉浸、思考与引领。

  上个学期,冯璐重返语文教学岗位,带的是二年级的音频识字课,22个班级,循环着上。这种“全覆盖”的排课方式,让她得以对全年级学生“全景扫描”,自然能观察到一度被忽略的问题。

  她正是在自己的课堂上发现了个别自闭症儿童的存在,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了解后得知,这并非个案。为此学校组织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成立帮扶团队,专门排出课表,一对一开展心理辅导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果不是自己站在讲台上,可能意识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她感慨,只有置身教学一线,感同身受,才能拿出切实的方案,为老师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也赢得他们的信任。“否则只能对老师说些安慰鼓励的话,推动不了问题的解决。”

  对此,张伟也深有同感,他在自己的班级发现了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此前,由于疫情影响,家长会大多都是线上召开,沟通不够深入。上学期,他在班级中了解到,部分家长过于看重孩子成绩的起伏,当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今年4月下旬,学校召开七年级和八年级全体学生家长会,每场参加人数近900人。邀请来自中国科大的教育专家进行专题指导,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小升初衔接过渡、中学学业特点,学会科学处理亲子关系。

  不下场试水,就没有改革的内驱力。只有在一线“蹲下来”,才能为下一次起跳积蓄能量,为前行找准方向。

  望湖小学的阅读项目持续开展了10余年,早已声名在外,荣誉加身,但也面临着“瓶颈期”的到来,特别是如何在新课标引领下发挥学科阅读的作用?一个学期的多班教学下来,胡冬梅的反思很快有了答案。

  今年开始,在她的组织下,望湖小学成立学科阅读课程资源项目组,开展2.0版的“大阅读”项目。不仅是语文,所有学科都纳入其中,老师们结合新课标,立足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发出体系化、课程化的学科阅读资源,还积极与出版社合作,开发出相关数字教学资源。

  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上学期,最让包河教育人感到振奋的是,全区共有3项教研成果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安徽省共有10项——记者注)。其中有一项就是冯璐领衔的音频识字项目。

  多年前,她发现6-8岁的孩子机械记忆能力非常强大。通过音频的播放,让孩子反复地听,完整地记住内容,再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不断跟读、认读,一年级结束时,学生平均识字量高达1600个。

  这项“十二年磨一剑”的教学成果,归功于冯璐一直在教学一线组织的课程实验。她的课堂向所有老师敞开,作为一门实验课,音频识字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掌握,因此得以在全校推广。“创新很难,校长首先要做开拓者,看到校长坚持在做,老师自然都会跟着做。”

  “这次申报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就是为了‘投石问路’,鼓励青年教师树立信心,做好科研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探索,也许十年之后又能出一个成果。”她说。

  人民教育家于漪说过,做校长,顶大的事就是培养青年教师。事实上,在教学教研的路上,青年教师的起步离不冯璐这些教学名家的“传帮带”。

  包河区教体局今年新出台的“双优”教师激励细则,其中教研成果类即使没有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奖项,区教体局也可以组织专家认定,旨在树立“教研成果写在教育教学一线、写在孩子们身上”的鲜明导向,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拜师名家,传承创新精神。

  校长在教学一线,不仅起到科研带头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置身同一课堂,对年轻教师的教学精准指导,相互切磋,实现教学相长。

  合肥市南园学校9年级化学老师王影丽与该校校长王良文一起带“平行班”,王良文经常听这位新入职老师的课,发现她上课时候语速很快,声音不大,坐在最后一排的孩子听不清。课后,王良文就此提出了建议,还鼓励王影丽采用电脑多媒体演示,多带学生做实验。

  同时,王良文也经常邀请王影丽到自己的课堂听课。只要没有教学任务,王影丽场场必到。值得一提的是,王影丽也对校长王良文提出建议:“我感觉,有时候学生有点怕您,希望您能该严肃时严肃,该活泼时活泼,二者相结合。”

  “校长作为授课老师,与同事、同学在一起,不再‘高高在上’,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亦师亦友,交流更加顺畅。”王良文说。

  回归的不止是书记校长

  据包河区教体局统计,目前承担课时最多的是合肥市48中嘉陵江路校区的校长,一周8节课;每周承担5节及以上课时的书记校长,共有10人;每周承担3-4节课时的书记校长,共有35人;其他的书记校长是每周两节课,都达到了政策规定的不少于同学科教师平均课时五分之一的要求。

  回归教学一线,回归的不止是书记校长,学校中层干部、中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和专业精神也都在跟着“回归”。

  今年2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展示了8个数字化精品课堂,其中就有合肥市师范附小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双师教学,向全球展示相距1700多公里的两地学子如何在语文音频识字课上共同学习、交流。互联网的一端是年轻的教师邓帆,另一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上降乡上降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邓帆是合肥市师范附小发展部副主任,平时担负着多项行政工作。有一次,冯璐正在上音频识字课,邓帆旁听了一会,立马着了迷,“这种方法这么神奇?”于是她尝试从《司马光》这篇小古文开始讲起,逐渐掌握了这套教学法,后来代表学校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精彩亮相。

  此外,在冯璐的带动下,该校教学管理部副主任傅洁也开始将自己的科研和教学聚焦在音频识字上,并成为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的团队成员。

  “校长上讲台,触动了不少‘功成名就’的骨干教师,他们开始走出舒适区,再度打拼起来。”让合肥实验学校校长张琴最为感动的是,学校过去“人才引进”的一个学科带头人,和自己年纪相仿,现在又开始带头上公开课了,并且开始参加教学比赛,从“区教坛新星”这样的比赛打起,还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区里参加全市公开课的比赛。

  作为青年教师,张军也感受到这种变化:“现在参加教坛新星比赛大练兵蔚然成风,几乎覆盖了所有教师。”他所在的学校,去年有5人获评市级教坛新星,1人获评省级教坛新星。而在包河区,去年共计23名教师获得安徽省教坛新星称号。

  只有站在讲台上,才能看到差距

  回归课堂教学后,合肥市华山路小学校长童友琴除了上课,还定期参加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她越来越意识到当前教研活动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听课评课时,往往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后续课堂改进的效果并不显著。”

  “中小学老师既是一个实践者,又是一个研究者,必须实现从‘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变。”在讲台上站得愈久,童友琴越是意识到“经验主义”不可靠。

  在她看来,如果老师仅仅依赖过去的经验,不经过学术思维、学术方法的训练,很难跳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模式,更谈不上对教学创新与改革。因此,提升学历,回炉再造,非常有必要。

  包河区教体局近期专门下发了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通知以及“双优”教师激励办法,为教师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一揽子政策支持。比如,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作为重要依据,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晋级等有机结合;学校合理安排工作,支持其顺利完成学业。

  很多年轻人意识到学历提升的重要性,在华山路小学,已有8名老师获得硕士学位,有5位老师正在准备2023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

  作为校长,童友琴带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在职博士,这个暑假,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学度过的。她的同学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园长、校长,大家一起学习了《课堂观察与行动研究》这门课。它通过对教师、学生开展多维度分组观察,再收集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科学地评价课堂效果,同时提出改进意见。

  童友琴深受启发,计划下个学年就把学习成果带回自己的学校,试行以课堂观察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常态化开展日常教学研讨,力求实现用科学数据剖析真实的课堂样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包河区教体局负责人表示,在过去的一学年里,书记校长们不仅踏踏实实上好了课,赢得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还在“双肩挑”的岗位上重新审视过去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模式,在基层开展大调研,发现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而这些调研成果不断向教育主管部门交汇,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由此牵发出近期一系列改革举措。

  包河区教体局负责人总结:“可以说,‘回归’是个契机,它成了包河教育系统化改革的重要起点和关键切入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