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正文
打卡高校“宝藏”博物馆 看珍稀藏品还能“蹭课”

2024/08/17 08:4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每到暑期,博物馆都会成为各地游客打卡的热门地。同大众博物馆相比,一些藏在高校中的“小众”博物馆,不仅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馆藏珍品,还承载着一所大学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据统计,高校博物馆数量超过400家,这个暑期,就有不少高校宝藏博物馆敞开大门,对公众开放,一起去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逛一逛↓↓↓

一座展现自然与农业魅力的殿堂

30万份标本资源

任你沉浸式体验自然世界

走进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异的自然世界,从农林昆虫到海洋生物,从野生动物到畜牧家禽,从各色植物到土壤矿石,馆内珍藏了30万份各类标本资源。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打卡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不仅能看到门类齐全、丰富多样的自然藏品,还能收获不少大自然的奇闻趣事。

其中一个标本,很像百合花,它的名字叫“海百合”,是一种生活在海里的棘皮动物。海百合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最早出现在距今4.8亿年前。海百合虽然体型纤弱、天敌众多,却经受住了几亿年沧海桑田的考验,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信口雌黄”成语中的“雌黄”是什么?答案就在这个展柜里。它是一种罕见的黄色颜料,信口雌黄这个成语有不顾事实,胡诌乱说的意思。实际上,颜料雌黄在古代常被用来做文书抄写校正的涂改液,与现代社会发明的白色修正液有同样的功效。

看珍稀藏品

蹭一堂高校解剖课

来到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还能看到许多不常见的特色展品,你观察过牛头部的血管分布吗?看到过反刍动物的胃长什么样吗?近距离研究过烈马的内部结构吗?这里统统能安排上。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讲解员 李茂:在这边可以看到更加具有农业院校背景和我们学科特色的展品,比如像病理的解剖标本。这边就是我们馆的珍藏标本之一,马的半只解剖干制标本,这边一侧可以看到相对完整的外貌,在另外一侧展出的是马解剖之后的内部结构。每年都会有动科动医专业的学生来此上课,观众也可以在此更加直观地观摩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的成果。

免费开放

寓教于乐的夏日清凉之旅

我们了解到,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不仅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每年还会带着部分藏品走进中小学和社区,举办系列科普活动,年覆盖人群超过10万人次。

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小学学生 袁文韵:今天刚刚了解到北极熊的皮肤竟然是黑色的,长颈鹿一天就只睡半个小时。我也觉得大自然是非常强大的,也让我产生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水中大熊猫”

中华鲟标本的传奇身世

在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里,有这样一件镇馆之宝,它是来自长江的旗舰物种,拥有上亿年历史的古老生命,仅中国独有,被称作“水中大熊猫”,却面临着极度濒危的困境。水产学院的教师李大鹏曾经研究了它们10年。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李大鹏:这两个标本的来历有些传奇,20世纪90年代渔业部门没收了两条非法捕杀的中华鲟,每尾体重都超过了300公斤,非常珍贵,就送到了我们学校。为了永远保持住它们的样貌,我们学校水产学院的老师亲手将这两条中华鲟做成了标本。这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大型中华鲟的标本。

中华鲟,最大体重可达1200斤。别看它体型庞大,又像穿着一身铠甲,但它性情温柔,没有攻击性,一身软骨、没有鳞片,也没有牙齿,它的进食完全是靠它的口吻段伸缩造成的负压来吮吸进食的。我曾经游进中华鲟的养殖池,在与它们亲密接触时,有时候它们会把我的脚误认为是食物,尝试把它吸进去,感觉就像在按摩。

中华鲟是长江中的旗舰物种,也是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从鱼苗出生到成鱼回家,这一历程一般都在10年以上。中华鲟的一生都在游走,是顺势而为、逆流而上、万里归途的生命旅程。而且若它活着,必将从大海游回长江。

中华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物种,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但自2017年以来并未监测到有野外自然繁殖的现象。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近些年来,我国持续开展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开启,长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根据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数据预测,我们在2036年有望看到中华鲟在长江中恢复产卵。

30万件标本中有一件很特别

在华中农大博物馆,30万件标本资源都是师生们几十年来收集、制作、保存下来的,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科研精神的传承,“湖北白猪”就是这样一件宝藏展品。它背后,隐藏着中国首位养猪学界院士熊远著先生培育我国首个母本瘦肉型猪的艰辛历程。同时,也体现着生猪育种人的坚守与传承。

在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珍藏着一个看起来并不显眼的标本,就是这头“湖北白猪”。看着普通,但它在我国历史上却赫赫有名,是我国最早的瘦肉型猪之一,由华中农业大学熊远著院士带领团队培育并命名。

华中农业大学高级畜牧师 刘望宏:当时瘦肉率很高,而且肉质比较优良,因此它成为当时非常有名的新品种,创造了大量的外汇。熊老师在育成湖北白猪的历史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通过展示,传承他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

熊远著是我国第一位养猪学界院士,早在20世纪60年代,熊远著就开始了猪种资源的调查,完成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完整也是唯一一部《中国猪品种志》。年近半百,他又带领团队开启了瘦肉型猪的研究,几乎在猪场里待了16个年头,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华中农业大学高级畜牧师 湖北白猪育种团队成员 倪德斌:当时的办公楼也在猪场里边,按照熊老师话说,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认为科研最需要的是毅力和坚持,需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那个时候人们希望是有肉吃就行,但是熊老师始终认为,社会在发展,中国人不仅要吃瘦肉,还要吃好的瘦肉。加上猪的育种周期,最短也得在十年往上走,正好印证了他的前瞻性。

及至耄耋之年,熊远著仍关心着学科的发展。2017年,他永远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始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中农业大学的生猪育种人。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猪育种团队的师生们正瞄准实际,猛攻前沿。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 崖洲湾国家实验室生猪育种首席科学家 赵书红:现在我们做的方向就是全域数智育种,智能化无人化去收集猪的全生理周期,比如生长、料肉比等数据。我们还突破了固相芯片的技术,原来依赖国外,后面我们自己用液相芯片来检测选最优秀的猪,提升种源的质量,进一步来提升养猪业的效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