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江西遂川举全县之力扩建校园、补充教师,规范招生
——两年啃下大班额“硬骨头”
两年前,朱译坐在一个79人的教室里。她在第6排,后面还有3排同学,最后一排的同学紧挨后墙坐着。教室很拥挤,“连课间去上个厕所都觉得费劲”。朱译就读的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思源实验学校,是全县60万人眼中的“教育高地”,该校小学部超大班额比例达100%,初中部平均班额为81人,最大班额达89人。
随着思源实验小学和思源实验学校二部陆续开学,这所原本有着7000多名学生的超级学校一分为三,遂川县啃下了大班额化解难题中最大的一块“硬骨头”。2019年秋季开学后,遂川县已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
发展教育,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
遂川县地处罗霄山脉腹地,县内峰峦叠嶂,岭谷相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部分。前几年,全县还有两万多贫困户,8万多贫困人口,吉安市仅有的8个深度贫困村全在遂川。2018年,江西省脱贫攻坚“摘帽”立下军令状的10个贫困县中就有遂川。
底子薄,财力有限,脱贫攻坚压力大、任务重,这是遂川发展教育面临的基本局面。尽管近年来教育投入持续加大,但教育用地紧张、财源不足、人才紧缺的情况仍然十分突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1905个教学班中,仅42.5%符合省定标准,大班额班级占比36.7%,超大班额仍有242个未消除。
“要从根上脱贫摘帽,还是要靠发展教育。”遂川县委书记张智萍说,县委、县政府把教育看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针对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县委、县政府逐一向县教体局、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分解交办,形成了上下一心、部门联动的强大合力。
“化解大班额,需要资金、土地、人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光教育局一家使力,多少有些力不从心。现在,全县上下拧成了一股绳,为教育发展简化办事程序,大开绿色通道。”遂川县教体局局长林文平说。
优化布局,穷县教育迈大步
近两年,遂川县投入校建资金近10亿元,仅校园建设征地相关费用投入就达3.6亿元。2019年县本级财政投入教育资金1.27亿元,全县新增教育用地超1200亩。
大量资金的投入,掀起了校园建设热潮:在城区,实施“两搬四扩五新建”;在乡镇,实施“三搬六扩全覆盖”。通过整体搬迁、扩大校园和新建学校,该县优化了全县教育资源的布局,仅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就增加1.65万个学位。
为确保大班额化解落到实处,遂川县在近3年年均补充320名教师的基础上,2018年打破常规,多渠道补充教师733人,2019年这一数据达到1014人,补充人数占遂川县原教师总数的五分之一。
面对教师编制不足的普遍难题,遂川县实施教师编制备案制管理。2019年9月,在省市核定的教师编制基础上增加备案编制数672名。备案制教师与编制内教师同工同酬,由县委编办单独造册管理,暂不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按照“退一进一”的原则,依据考入的先后顺序、分数和工作考核等要求办理上编手续。
同时,为了规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遂川县四套班子领导统一思想,以身作则,“不开口子”“不批条子”,严格执行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家长满意,用优质教育回应诉求
2018年秋季,遂川县城北部,泉江小学新校开学。自此,泉江小学近4000名学生告别了狭小的老校。
但新校开学前,受到了来自家长的巨大压力。他们有的对新学校环保是否达标心存疑虑,有的担心新学校的师资水平跟不上。他们在一个微信群里,信息相通,常常一呼百应。家长们不断通过市长信箱、市长热线反映问题。
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无可厚非。怎么回应家长的诉求,化解矛盾,考量着基层教育工作者智慧。县委、县政府连夜召集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开会,要求召开家长会,积极回应家长诉求,耐心解答家长疑问。
在泉江小学,林文平当着家长的面保证:“环保方面,新学校已经通过专业机构检测,各位家长如不放心,可联系任何一家有资质的机构再做检测,费用由教育局出,一旦发现问题,搬迁立马中止。”
还有家长就师资问题发难。林文平对家长们说:“如何分配教师,学校有办学自主权。我身为局长,也无权干预,但我相信,学校一定会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学校的每一个学生。”
通过向家长耐心解释县委、县政府在化解大班额中的系列配套举措,家长们才慢慢放心。
如今,泉江小学新校内书声琅琅。黄锦康是这里的第一批毕业生,所在班级学生人数大大减少,2019年秋季,他升入与泉江小学一路之隔的思源实验学校二部。该校承担着思源实验学校的分流任务,平均班额52人,其中七年级48人。
两年前,朱译的妈妈廖文芳每次去学校,总要在闹哄哄的教室里寻找一番,才能找到女儿。如今,朱译所在年级的班级数,由21个增至31个,班额缩减了三分之一。廖文芳说:“现在教室里宽敞了很多,朱译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本报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邓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