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也是迫切需要孕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既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迫在眉睫的一大关键难题。拔尖创新人才正有力支撑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力的新格局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关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因此,高等教育领域当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立足中国大地探索走好世界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有力应答“如何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时代之问”。
要把握好拔尖创新人才规律特点,找准人才自主培养的“切口”。创新活动往往具有思维活跃性、需求高阶化、积累持续化等规律特征,且不同学科领域育人过程也有着独特的运行逻辑。因而,应将按规律办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发现和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探索引领性创新道路;面向经济主战场,建设一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及创新研究院,实施有组织技术攻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高端智库的桥梁作用,融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健全贯通培养、医教协同与博士后用人体系,完善医学培养体制机制。此外,拔尖创新人才的评价则应超越具体学科领域,指向“通专结合”的培养目标,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搭建跨学科平台、组建跨学科团队、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在“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领域承接“大项目”、构建“大平台”、汇聚“大团队”、催生“大成果”,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支撑。
要明确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抓准服务国家战略的“支点”。拔尖创新人才指在科学、技术和管理等各领域,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在国际科学前沿、国家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作出突出贡献者。正可谓,硬实力是创新的工具,软实力是创新的灵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深知识的传递,更是高尚价值观和崇高科学家精神的传递。老一辈科学家往往都能把住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这个“总开关”,始终保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的报国情怀。因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强化使命驱动,集聚一批德才兼备、造诣深厚的“大先生”,引导学生怀有深沉的爱党之心、报国之志,心怀“国之大者”,激发求知兴趣和创新潜力,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于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学科前沿领域挑战,持续涌现一大批引领社会发展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良才。
要满足好拔尖创新人才自我超越需求,激活学生成长成才“动能”。当下,拔尖创新人才“筑高峰”行动如火如荼进行中,加强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全方位谋划,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法等全要素改革,强化共建共享“一体化”育人等顶层设计,实现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有机贯通。要通过做好核心课程、核心教材、重点实践项目、核心团队,强化一流师资、高水平教学资源供给、智能化学习科研环境,高标准引导、全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以基础研究领域为例,当坚持重“点”突破,超前布局长期投入大格局、精准识别创新潜质好苗子、交叉融合贯通培养多通路、个性发展定制服务超常规,支持真正有潜力、有兴趣、坐得住冷板凳的优秀学生投身其中,为其成长成才提供包容性、专门化、长期性的激励环境、规划通道和保障服务,营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雨林”,为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不竭动力。
要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激发科产教融合培养“活力”。从我国实践逻辑看,基于分类培养、分类发展的考虑,从教育、科技、产业的宏观协同视野出发,深化协同培养机制改革,确立以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作为关键抓手。依托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研院所及科技领军企业研究机构,助推高等教育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行业发展体系,联合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聚力打造新型协同育人模式,以政府资源、科研资源、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供给、协同与重组为核心,吸引更多战略科技力量成为支撑人才培养工作的开源力量,加快出经验、树样板。聚力建构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紧密贴合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前沿科研资源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将前沿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自主培养胜势,强化前沿理论与重大实践有机结合,源源不断地为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发展供给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28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观察
作者:张立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