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孩子入学第一天开开心心地回家,他说班上好几个同学是幼儿园玩伴,还结识了新朋友,他很喜欢这个班。”今年秋季新学期,深圳市民胡先生的儿子入读小学一年级,正赶上该市大力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随机编班。他坦言,起初自己心里还有些没底。
出乎胡先生意料的是,孩子很喜欢这个新集体,“老师都很认真负责,我深切感受到随机分班促进了教育公平”。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深圳在全市近800所学校(含分校)的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力推学生随机编班、师资随机配置(以下简称“双随机”编班),惠及全市约40万名新生。
过去,深圳有的初中存在按“分班考”成绩给初一学生分班的现象,一些补习班据此开展营销,给家长带来焦虑。今年3月,教育部要求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强调“入学后实行均衡编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深圳认真落实国家相关要求,积极回应民生诉求,下决心推行“双随机”编班。
今年,深圳市各区将小学、初中一年级新生“双随机”编班全流程“晒”在多方监督的阳光下,努力确保每一环节的公开公正、可持续推进。
深圳各区教育局统一组织本区“双随机”编班,在操作当天,各区邀请学校代表、督学、公证员等到现场监督。大屏幕上投影出全区各校新生名单,名单快速滚动,“停止”指令发出后,系统一键随机生成每所学校新生的分班结果,按男女相对均衡的原则,对新生一键随机编班。公证员当场公证后,立即宣布结果。工作人员将分班结果打印、封存,一份交学校,一份由区教育局保存。现场全程录像、留痕,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深圳明确要求,“双随机”编班结果一经生成,如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调整或更改。
各班师资均衡是深圳“双随机”编班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落实?在今年“双随机”编班前,深圳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小学、初中起始年级教师结构,按“老带新,强带弱”的原则,先相对均衡地组成各班级教师团队,再一键随机匹配到各班。此举打破了部分学校给重点班分配更多优秀师资的传统做法。
事实上,在市域层面开展“双随机”编班之前,深圳已有多所学校多年坚持探索随机分班。以育才实验学校为例,该校在随机分班现场,同步分配、公开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班级安排,同步公开公示“学生+教师”分班情况,避免隐性分层,从师资分配维度进一步夯实公平性。
考虑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方面,福田区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摸查了解学校每名教师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以及所适合的年级,尽量选优配强小学一年级每个班的班主任。
来自家长们的反馈证明,“双随机”编班促进了“五育”并举,提升了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很多家长表示,从这一举措中,深切体会到深圳“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市民梁先生的小儿子要上初中前,看到深圳今年“动真格”地推动“双随机”编班时,梁先生有些疑虑。
孩子读初一一个多月后,梁先生发现,孩子班上的几名任课教师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孩子不但学习有进步,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
“很多初一学生和家长的心境跟以前比,也有很大变化。两年前,大儿子读初一时,我和很多家长一样,时常因孩子的学习而焦虑。而现在,很多初一学生和家长不再一门心思‘卷’学习了。”如今,梁先生不再一味盯着小儿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也乐意跟他分享体育锻炼等更丰富的话题。梁先生非常支持小儿子发展羽毛球等兴趣,从而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市民游女士看到深圳成色十足的“双随机”编班,心里踏实多了,“我们很多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不用再为初一的‘分班考’焦虑了”。
教师们也非常认可“双随机”编班的举措。在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教师郭琦看来,此举推广开后,教师不会再以生源不够好作为自己教学成绩不理想的理由,会更加努力教书育人。
随机分班后,深圳市云端学校初一教师杨玉慧跟很多同事一样,更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努力发现班里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指导学生探索学业之外更广阔的世界。